【拼音名】 Lù Jiǎo
【英文名】 CORNU CERVI
【來源】 本品為鹿科動物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 或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已骨化的角或鋸茸后翌年春季脫落的角基,分別習稱“馬鹿角”、“梅花鹿角”(花鹿角)、“ 鹿角脫盤”。多于春季拾取,除去泥沙,風干。
【性狀】 馬鹿角:呈分枝狀,通常分成4~6枝,全長50~120cm。主枝彎曲,直徑3~6cm,基部盤狀,上具不規(guī)則瘤狀突起,習稱“珍珠盤”,周邊常有稀疏細小的孔洞。側枝多向一面伸展,*枝與珍珠盤相距較近,與主干幾成直角或鈍角伸出,第二枝靠近*枝伸出,習稱“坐地分枝”;第二枝與第三枝相距較遠。表面灰褐色或灰黃色,有光澤,角尖平滑,中、下部常具疣狀突起,習稱“骨釘”,并具長短不等的斷續(xù)縱梭,習稱“苦瓜棱”。質堅硬,斷面外圈骨質,灰白色或微帶淡褐色,中部多呈灰褐色或青灰色,具蜂窩狀孔。無臭,味微咸。
梅花鹿角:通常分成3~4枝,全長30~60cm,直徑2.5~5cm。側枝多向兩旁伸展,*枝與珍珠盤相距較近,第二枝與*枝相距較遠,主枝末端分成兩小枝。表面黃棕色或灰棕色,枝端灰白色。枝端以下具明顯骨釘,縱向排成“苦瓜棱”,頂部灰白色或灰黃色,有光澤。
鹿角脫盤:呈盔狀或扁盔狀,直徑3~6cm(珍珠盤直徑4.5~6.5cm),高1.5~4cm。表面灰褐色或灰黃色,有光澤。底面平,蜂窩狀,多呈黃白色或黃棕色。珍珠盤周邊常有稀疏細小的孔洞。上面略平或呈不規(guī)則的半球形。質堅硬,斷面外圈骨質,灰白色或類白色。
【炮制】 洗凈,鋸段,用溫水浸泡,撈出,鎊片,晾干;或銼成粗末。
【性味】 咸,溫。
【歸經(jīng)】 歸肝、腎經(jīng)。
【功能主治】 溫腎陽,強筋骨,行血消腫。用于陽痿遺精,腰脊冷痛,陰疽瘡瘍,乳癰初起,瘀血腫痛。
【用法用量】 6~15g。
【貯藏】 置干燥處。